您的位置:首页 > 传统文化 > 节日
端午龙舟图片 端午龙舟竞渡寓意-农历网
作者:管理员 来源自:奥顺互联 时间:2023-06-21

在我们国家许多节日里,端午节也算很隆重的节日之一了,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习俗,一起看看有关于端午龙舟图片吧,相传赛龙舟是为了纪念我国爱国诗人屈原,而到现在慢慢演变成了端午节特有的比赛,接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午龙舟竞渡寓意的解析,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小伙伴!

【端午龙舟图片】

赛龙舟是南方在端午节一个习俗。

龙舟竞渡自春秋战国以来就是古人们非常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,但这一古老的活动在唐代以前仅为划船活动,并无“夺标”这一环节。到了唐代赛龙舟成了一项独具特色而又极为隆重的竞赛活动,其目的在于争夺第一名。

为了裁定名次,人们在水面的终点插上一根长竿,竿上缠上五颜六色的锦布,鲜艳夺目,称之“锦标”,也叫“彩标”。竞渡船只以首先夺取锦标者为胜,故这一竞赛又称为“夺标”,“标”成了冠军的代名词。宋代以后,夺标成为竞渡的法定规则,一直沿用到明清两代。

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《宫词》形象地描写了唐代宫廷赛龙舟的情景:“竞渡船头掉彩旗,两边溅水湿罗衣。池东争向池西岸,先到先书上字归。”

唐代赛龙舟的规模很大,诗人李群玉《竞渡时在湖外偶为成章》一诗这样写道:“雷奔电逝三千儿……三十六龙衔浪飞。”三千多人分驾三十六条龙舟,平均每条龙舟上将近一百人,随着震天的鼓声和欢呼声,像雷电一般飞逝,速度之快,好像在衔浪飞行 。

在古代绘画中,端午节相关题材的作品也并不鲜见,目前最早看到的书画作品可算是唐代画家李昭道的《龙舟竞渡图》,画中所描绘的情景当为宫廷中欢度端午的场面,所绘龙舟亦生动可掬,灵动飘逸。端午佩戴香囊的作用及寓意 端午佩戴香囊的由来>>>>

北宋时期

北宋时期,龙舟争标比赛在汴梁城(今开封)的金明池每年春季三月十八日都会举办。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:朝廷会预先在二月末,由御史台贴出黄榜预告,号召京城百姓们前来观赏。比赛当日,汴梁城的百姓们都赶着来看龙舟赛。

一时间,金明池畔热闹非凡,也吸引了北宋词人黄裳。置身在欢腾雀跃的人群中,他感受到现场“欢声震地,惊退万人争战气”。龙舟上的健儿们士气高涨,越比越勇,龙舟如离弦一般飞快地划开水面,气势磅礴惊人,引得围观群众发出阵阵震天动地的欢呼声。如

此振奋人心的竞赛场面便被大词人黄裳永恒地定格在《减字木兰花·竞渡》当中。

北宋画家张择端有两幅龙舟题材的作品传世,一幅是《西湖争标图》,可惜该图目前只有文字记录,画作在明代以后散失,而另一幅则是《金明池争标图》。

《金明池争标图》生动描绘了金明池中赛龙舟、水秋千等场景。画中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,两侧各有五艘小龙舟,每艘约有十人并排划桨,船头一人举着旗帜,船中几人则奋力划桨,向前方标杆冲去。

“临水殿”是金明池中的看台,皇帝在这里和群臣举行宴会,欣赏龙舟竞赛。岸上的百姓争相观看,摩肩接踵,划船的浪花飞溅到岸边的人们身上,也丝毫扑灭不了市民观看竞渡的热情。

【端午龙舟竞渡寓意】

寓意思念屈原

据《史记》“屈原贾生列传”记载,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。

其倡导举贤授能、富国强兵、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,屈原遭馋去职,被赶出了都城,流放到沅和湘流域。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,写下忧国忧民的《离骚》和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等不朽诗篇。

公元前278年,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,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,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《怀沙》之后,抱石投汨罗江身死。
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渔夫们划起船只,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。他们争先恐后,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

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。说起屈原,我们就会想到端午节,说起端午节,我们就会想到在龙舟吃粽子。

屈原是个伟大的祖国,私人应遭天人算计,国破家亡,投身汨罗江。然后人们为了纪念他,就创立了端午节。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和吃粽子,这些都是为了纪念他。

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,划船追赶拯救。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。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,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。

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,已流传两千多年,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,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。史书记载,赛龙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。

由此可见,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,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。

端午节龙舟介绍

龙舟大小不一,桡手人数不一。

一般是狭长、细窄,船头饰龙头,船尾饰龙尾。龙头的颜色有红、黑、灰等色,均与龙灯之头相似,姿态不一。一般以木雕成,加以彩绘(也有用纸扎、纱扎的)。龙尾多用整木雕,上刻鳞甲。

除龙头龙尾外,龙舟上还有锣鼓、旗帜或船体绘画等装饰。古代龙舟也很华丽,如画龙舟竞渡的《龙池竞渡图卷》,图中龙舟的龙头高昂,硕大有神,雕镂精美,龙尾高卷,龙身还有数层重檐楼阁。

如果是写实的,则可证古代龙船之精丽了。有的地区龙舟还存有古风。

龙舟船的大小因地而异。如广州黄埔、郊区一带龙船,长33米,路上有100人,桡手约80人。南宁龙舟长20多米,每船约五六十人。湖南汨罗市龙舟则长16—22米,挠手24—48人。

福建福州龙舟长18米,挠手32人。比赛是在规定距离内,同时起航,以到达终点先后决定名次。中国各族的龙舟赛略有不同。

关于端午节

端午节,起源于中国,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。

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罗江自尽,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;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。

总的来说,端午节起源于江浙地区吴越部族的龙图腾祭祀,注入夏季时令“祛病防疫"风尚,把端午视为“恶月恶日”起于北方,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,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。

“端午”的“端”字本义为“正”,“午”为“中”。“端午”,“中正”也,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。

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,天干承载天之道,地支承载地之道,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,纪元通用天干地支。

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,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,为全年周天运行最“中正”之位,既“得中”又“得正”,乃大吉大利之象。古人历来崇尚中、正之道,“中正“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另,端亦有“初”的意思,因此午(五)月的第一个午日,亦谓端午。

精彩推荐

大师亲算